咸鱼翻身:当爽文成为我们抵抗内卷的最后幻梦

在搜索引擎中输入“我在娱乐圈爽文里当咸鱼 *** ”的那一刻,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?是无脑爽文带来的短暂 *** ,还是某种更深层的心理代偿?当现实中的我们被“996”压得喘不过气,被KPI追得无处可逃,那条在娱乐圈爽文中躺平的咸鱼,意外成为了这个时代最迷人的反叛符号。
这类小说的标题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叙事:《我在娱乐圈爽文里当咸鱼》。三个关键词勾勒出令人心动的图景——“我”作为主体,“娱乐圈”作为光鲜舞台,“当咸鱼”作为反常态的行为选择。最妙的是“咸鱼”与“娱乐圈”的并置——在最为浮华喧嚣、竞争残酷的名利场中,主人公居然选择了躺平,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戏剧张力。
这类小说通常遵循这样的叙事套路:主角意外穿越或重生到娱乐圈世界,获得系统或金手指,却一反常态地拒绝奋斗哲学。当所有人都在抢资源、争曝光、勾心斗角时,主角却只想躺着数钱、吃零食、摸鱼度日。然而讽刺的是,越是不想红,偏偏越能爆红;越是想咸鱼,反而成就越大。这种反讽构成了故事的基本喜剧效果。
为什么这种叙事能在当下引发共鸣?或许因为它精准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集体焦虑。在内卷成为时代命运的背景下,“努力就能成功”的承诺已经失效。当现实的通道逐渐狭窄,人们转而向幻想寻求慰藉。爽文中的咸鱼主人公,代替我们实现了那个不敢宣之于口的梦想——不努力也能成功,甚至越不努力越成功。这是一种对绩效社会的诗意反抗,通过幻想性的解决方式,缓解了现实中的无力感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类小说中的“系统”设定。主角往往带着一个游戏化的系统穿越,完成任务就能获得奖励。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现实处境的隐喻?现代人何尝不是在各种“系统”中生存——KPI系统、绩效考核系统、社交媒体算法系统...小说只不过将这种系统性控制变得更加直观和游戏化。而主角利用系统规则反而能够躺赢,无疑是对现实中无法摆脱系统控制的我们的一种心理代偿。
这些看似无脑的爽文,实际上反映了极为深刻的社会心态变化。从“奋斗即美德”到“躺平亦有理”,价值观的转变正在大众文化中悄然发生。娱乐圈咸鱼文之所以能形成一个小类型,正是因为它们触碰到了时代精神的脉搏——当过度竞争成为常态,不作为反而成了更奢侈的反抗。
然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,这种幻想性解决也可能成为一种精神麻醉剂。当我们过多沉溺于“咸鱼翻身”的幻想中,是否会在现实中更加失去改变处境的动力?文学的补偿功能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不让补偿成为完全的替代。
或许理想的阅读态度是:在爽文中获得短暂的喘息和娱乐,汲取反抗内卷的精神力量,然后带着这种力量回到现实,寻找真正可行的生存之道。毕竟,小说可以靠金手指躺赢,现实中的我们还需要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下次当你搜索“我在娱乐圈爽文里当咸鱼 *** ”时,不妨想一想:你寻找的不仅是一个故事,更是一个关于反抗、自由和休息的梦。而这个梦的价值,恰恰在于它提醒我们:有时候,不做什么的勇气,比盲目努力更需要智慧。